紫叶子 发表于 2023-10-21 15:53:12

湘游记

湘游记图文/x许金芳      丁亥年瓜月,县委宣传部组织了一次乡镇部门宣传干部湖南采风活动,我有幸忝列其中。长沙      最初认识长沙是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今到长沙,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们先慕名到开福区金马大道的湖南广电集团参观。      湖南广电集团是2000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省级广电传媒集团,下辖十个电视频道:卫星频道、金鹰卡通卫视、快乐购频道、金鹰纪实频道、经视频道、都市频道、娱乐频道、电视剧频道、公共频道、电影频道;一个电影子集团:潇湘电影集团;五个广播频率:新闻综合广播、经济广播、文艺广播、交通广播、金鹰之声。         湖南广播电视台和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套综合性电视频道湖南卫视很有名气,于1997年1月1日开播,7月11日,中国首档娱乐性明星访谈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正式开播,2004年,举办的女性歌手选秀赛《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选秀节目时代。      顺道到天心区,东临芙蓉路、南接劳动路、西依白沙路、北濒城南路的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又称长沙贺龙体育场)四周观望。东南西北有四座大门,顶盖由12块花瓣状镀铝锌板组成,层层叠起似朵朵白云,翻舞的屋顶造型似波浪,看去有如正在徐徐开启的帷幕,给人以群星灿烂、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据南门口文字介绍:贺龙体育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万人,与网球俱乐部、大型商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宾馆、摩天轮游乐中心、足球田径附场以及东广场、南广场、北广场、火炬塔等一大批体育文化设施组成长沙贺龙体育中心。      主体建筑是中国第一座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大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体育场馆,馆名由王震将军题写,字体遒劲有力。为第一届亚洲体操锦标赛、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主会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七大主场之一。static/image/hrline/1.gif
      晌午到芙蓉区东郊4000米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参观湖南省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犹如走进了通往汉代的秘门。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古老的世界,一个充满神秘与惊奇的世界。这里,两千多年前的文物尚未被时间的尘埃覆盖,每一件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远古的故事。      1972年马王堆考古发现,汉墓群共有三座墓葬,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及夫人和儿子。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揭示了汉代世界的生动景象。      那些古墓中保存完好的丝织品,通过他们的色彩、图案和质地,让我们领略到了汉代的华丽服饰;那些乐器,仿佛使我们能听到汉代的音乐之声,体验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那具女尸,是利苍的妻子,胜过埃及博物馆的木乃伊……      看着看着,那个曾经的世界,在我们的眼前重新焕发生机。static/image/hrline/1.gif
岳鹿书院      衡岳之麓,湘水之滨,一座古老书院孜孜于文化传承,孕育了湖湘文脉,培养了济济英才。当车子驶过长沙湘江橘子洲大桥,远望青山连绵,俯瞰湘江如带,漫山遍野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翠绿青黛。穿过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无校墙的校区,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呈现在眼前,这就是世人瞩目的中华“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岳麓书院存世已有一千多年,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是衡山之麓,因而得名岳麓。宋人张栻说:“湘西故有藏室,背陵而面壑,木茂而泉洁。为士子肄业之地”。      岳麓书院由朱洞于北宋976年创立,经宋元明清,弦歌不绝。1015年宋真宗亲赐“岳麓书院”四字及经书等物,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张栻、朱熹、王阳明等许多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来此讲学,学生中人才辈出,在近代影响较大的有: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等。晚清推行新政,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现存大部分建筑为明清遗构,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院内保存大量的石刻匾额,为全国文保单位。      往岳麓书院景区的路上,有一始建于宋代的“自卑亭”矗立在人行道上。亭名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修养方法,好比长途跋涉,须从近处开始;好比攀登高峰,须从低处开始。古代学子的理想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光宗耀祖,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可以想象,古代的读书人看到这个亭子,触景生情,能够激发他们虚心求教、积极进取的决心。      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头门,上悬“千年学府”横匾,庄重肃穆。匾是1986年1010周年院庆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的,集唐代湘籍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手迹而成。门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撰联人虞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穿过头门便是大门。大门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现存大门清同治七年(1868)新建。其上“岳麓书院”匾额为北宋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赵恒召见山长周式时所赐。“惟楚有材、於斯为盛”楹联为清代院长袁名曜与学生张中阶合撰。大门两旁置有双面浮雕的汉白玉抱鼓石,相传清道光年间,岳麓书院学生、两江总督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没收其财产时,发现这对古物,即转赠书院珍藏。      转眼就到赫曦台。“赫曦”系宋代理学家朱熹命名,指日出光明炎盛之意。明嘉靖七年(1528)张栻创台于岳鹿山顶,后荒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典(清乾隆、嘉庆时任山长)建前台于现址,道光六年(1821)院长欧阳厚均改称前台为赫曦台,以存纪念之意。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台内两壁分别大书“福”、“寿”二字,据传“寿”字是一道人用扫把蘸黄泥所书,一气呵成,曾传为“仙迹”。后来罗典补书“福”字与“寿”字对称。赫曦台挂有毛泽东诗作《和周世钊同志》: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明代王守仁诗作《望赫曦台》: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宋代朱熹、张栻《登岳麓赫曦台联句》: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再进为二门,门额正面悬有“名山坛席”匾,集清代著名湘籍书法家何绍基字而成。“名山”指岳麓山。“坛席”即坛位,以示生徒对老师的礼遇。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背面有“潇湘槐市”匾,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补书。“槐市”是汉代读书人聚集和书籍集散的地方,“潇湘”指湖南,意为岳麓书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学者聚集的场所,其人才之盛,有如汉代槐市。      过二门,便到了核心部位——讲堂,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这座千年历史的知识殿堂,既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显出其自身的雅静、幽深与庄重。置身其中,让人领略到先贤们对培育人才的无限热忱,耳畔仿佛回响着先贤们对莘莘学子的淳淳告诫,体悟到先贤们“传道济民”的博大胸怀。      讲堂共五间。正中设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坛,为古代老师授课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曾名静一堂,后称“忠孝廉节堂”,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经同治七年(1868)大修后的遗构。上摆两把红木雕花座椅,为山长和副讲的席位,也有纪念朱喜和张栻两位大师同堂讲学之意。      讲台之后为木质屏风,上面嵌刻《岳麓书院记》,繁体字,文言文,落款为“1167年乾道三年张栻撰,1983年长沙周昭怡敬书”。该文实为古代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讲堂南北两壁嵌“忠、孝、廉、节”,“整、齐、严、廉”大字碑,前四字为朱熹手书,后四字为山长欧阳正焕书。另外嵌刻的“学规”、“箴言”、“读书法”等都是历代院长所书,“道南正脉”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所撰校训。大厅中央悬挂“学达性天”鎏金木匾,康熙帝御赐。其意为,人通过对天理(知识)的学习体悟,可以穷尽心理,恢复天性,上达于天命,进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岳麓书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全面修复以来,承继了积淀千年的学统,焕发出了无限生机,翻开了新篇章。static/image/hrline/1.gif
韶山      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长沙市120公里。主要景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还有韶山水库等。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一下车,就见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一行人随人流到韶山冲。小溪潺潺流淌,东西两条汇聚到伟人故居前面的大池塘里,一大片绿油油的水芙蓉中荷花点缀其间,空气中不时传来一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水塘里倒映着树木与天空,不时有鱼儿浮出水面觅食。      故居坐落在韶山冲山坳里,山势不高但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周围地形酷似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故居位于太极的核心,依山傍水,周边植被浓郁,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泥砖墙,“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十来间瓦房,虽年代已久,却显出古朴端庄。这真是“门对青山龙虎地,户纳绿水凤凰池”。      走进故居,从堂屋辗转到厢房,看到了毛主席的全家福,看到了毛主席一家人用过的书桌、椅凳、木床、大水缸、石臼、石磨、水车、木耙……旧式的厨房,黑白的照片等熟悉的气息带我们走进那特有的年代,仿佛看到了伟人当年与家人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场景。      铜像广场(时称毛泽东铜像广场,2008年改扩建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命名为“毛泽东广场”),始建于1993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以铜像为广场聚焦点,以景区大道为中轴线,两旁对称题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七律到韶山》。站在广场上,怀着敬仰的心情,跟着词碑上的诗词大声朗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抬头望着铜像,心中响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歌曲。      滴水洞在毛泽东故居以西约4公里处,地处韶河上游的龙头山和凤凰山的幽深峡谷之间,险峰峻拔,奇禽异鸟云集,芳草奇卉遍布,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以一小山涧作为出口的狭窄谷地,长约两公里。由于山谷幽深,似一洞,山上泉水从岩石滴下,如钟磬鸣响,悦耳动听,故称“滴水洞”。      韶山水库距毛泽东故居2公里,三面环山,水清如镜,1956年修建,是个小型水库。1959年6月,毛泽东荣归故里,畅游水中,与岸上乡亲俚语互答,传为佳话。1966年6月,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家乡,再次在此游泳。static/image/hrline/1.gif

刘少奇故居      人中有英杰,是因为大地有灵气。毛泽东故居北37公里处有刘少奇故居,位于宁乡市花明楼炭子冲,是一栋刘少奇出生以及度过童年及少年时代的四合院式农舍。半茅半瓦,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坐东望西,土木结构。      故居正门悬1980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堂屋内陈列清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由堂屋向南至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还挂有刘少奇与刘云庭、刘允斌、刘爱琴、刘允明的合照。向里行至刘少奇的卧室,室内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刘少奇1961年5月回故乡时曾在此住宿办公。出此卧室可至酒房,这是刘家以前储酒、卖酒的地方。由酒房向东,至刘少奇大哥刘墨卿的卧室。与刘墨卿卧室并列的是刘少奇父母的卧室,有床、床头柜、书桌、板柜、梳妆台等。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烛柜、八仙桌、条凳等。1988年炭子冲刘少奇故居公布为国保单位。      景区内的怀念亭有名家题撰的对联:工运展经纶安源一炬山川赤,国家纾筹策华夏四时日月光。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为纪念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是一座古典自由分散型园林式建筑。      馆内刘少奇同志铜塑,江水汹涌奔腾澎湃的背景画上写有刘少奇同志语录:“将来,我死了以后,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象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伟人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豪情壮志溢于言表。static/image/hrline/1.gif衡阳         日上三竿到衡阳市境内的万寿广场,仰望天空,显得无比开阔。这真是个雄伟的建筑,寿岳衡山牌坊、福寿寺、寿坛、万寿鼎组成了寿文化的露天博物馆、中华寿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金瓦闪亮的福寿寺背靠驾鹤峰,远远地连接着寿岳衡山。寿坛高耸好似漂浮在天空,从恢宏的广场牌坊走进一百米,再爬几百级台阶,便可登临万寿大鼎,俯瞰可以看到广场上郁郁青青的全景。         衡山为寿岳,具实名焉:重峦叠翠,古木参天,不雨烟笼山滴翠,无风云卷水帘空。实延年益寿之宝地。金简峰黄帝岩上,刻有宋徽宗亲题“寿岳”二字;康熙皇帝御制重修南岳庙记称“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门玉衡,亦名寿岳”。      千年际会,当地政府在驾鹤峰前,辟地九十九亩,建中华万寿园,筑中华万寿台,铸中华万寿大鼎,昭寿岳之名,寓国祚兴旺。万寿广场和万寿大鼎相互辉映,诺大的广场烘托了万寿大鼎的气势,万寿大鼎也为广场增光添彩。      夫鼎者,重器也,广场上巍然耸立的万寿大鼎,用锡青铜铸造,据称是世上最高、最重、最大的鼎。鼎高9.9米,喻九九归一,中华统一。重56吨,喻56个民族团结奋进,永矢弗谖。鼎上面刻有1万个不同的寿字,有“中华第一大鼎”之称。有词颂曰:岿岿衡岳,郁郁苍苍。中华大鼎,雄峙斯山。祈福祈寿,佑吾家邦。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华夏一统,国祚永昌。      巍巍衡岳,雄佇南天。      下午上衡山。衡阳万寿广场到衡山风景区入口处20分钟车程,一路风景变化。位于衡山门户报信岭,玉板桥下方的神州祖庙,是中华炎黄子孙共同的家庙,由千年古庙观音殿扩建而成,红墙黄瓦,是一座集佛、道、儒、民间信仰为一体的寺庙。共分四殿:百家姓祖源祠;七十二行祖师堂;三教九流圣贤殿;一佛殿。往来的善男信女,为古庙平添了一份热闹。      日侧,衡山游客服务中心换乘景区环保车至半山亭,衡山坐拥72峰,闪过眼前的峰峰秀丽。从半山亭乘索道到南天门,再步行上海拔1300米的衡山最高峰祝融峰。      衡山有“五岳独秀”之称颂,更有“中华寿岳”之美名。72峰绵绵,山势嵯峨连黛色;蒸湘两水悠悠,松风澎湃送涛声。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地为轸宿分野,轸主寿,这就是又称寿岳的缘故。又“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南面是衡阳盆地,东面是湘中盆地。众多山峰聚集在一起,称“南天柱石”,构成了峰林状山体景观。      半山亭海拔600米,玄都观静静矗立,此地距登顶祝融峰,还有一半路程。玄都观古老的砖墙和精美的壁画展示着它的古朴和典雅。山门上有一副石刻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亭下浓绿的山坳里,清幽禅静,宝塔形的古杉、古枫遮天避日,溪涧中延,大石成堆,碧水宛转石间,夹起的石隙中鲜红的蓬花盛开。俯见涧中一块园柱突石,上塑白衣女道士牵着白鹿得道成仙的塑像,颇觉秀蔚。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83岁的魏夫人在“礼斗坛”(飞仙石)飞升成仙,奇美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和谐相处。      缆车徐徐开动,美景目不暇接。放眼望去,一层淡淡的烟云笼罩着山体,仿佛为一层比一层高的群山披了纱衣,磅礴气势中显出一份浪漫精彩。南天之上、白云之中的第一座琼楼玉宇为南天门祖师殿,是供奉真武祖师的道观。石墙铁瓦,铸有乾隆、道光、同治年号。正殿门上方一横额书“祖师殿”三个镀金大字,山门有联:“门辟南天,俯视万顷江山,层层入画;峰回上界,飞接千寻梯磴,步步凌云。”殿左有茶亭一座。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高道众多。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夫人(晋时司徒魏舒之女魏华存)曾在南岳修道成仙。集贤峰下的黄庭观就是为这位女道士于唐初始建的,五代时名魏阁,后宋徽宗赐名“黄庭观”。杜甫在《望岳》诗中“恭敬魏夫人,群仙夹翱翔”,说的就是这件事。民间崇拜的衡山山神是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的火神祝融。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山上儒释道三教包容的现象让人印象深刻。      祝融峰为衡山72峰主峰,高峻入云,被誉为“南岳四绝”之首。西北峭壁如削,东南迤逦似带,唐代大文豪韩愈诗赞:“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传说中远古帝,高辛氏时代主管南方事务的部落首领火正祝融氏曾游于此。顶上祝融殿,又名老圣殿,坐北朝南,木石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山门为四柱三楼式石牌坊,山门与正殿间为天井,左右有廊与殿宇连相。天气好,殿前四望无际,极目峰峦起伏,其势如飞,风景极好。      南岳衡山景点众多,2个多小时的游览,只能说到处一走。static/image/hrline/1.gif
图文:许金芳
编辑:紫叶子
审核:施海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湘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