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lle 发表于 2019-10-25 15:35:32

厦门 | 邂逅“海上花园”

图/文:许金芳      端午节小长假上班第一天,农历已亥年五月初八(2019年6月10日),我随长兴传媒集团一行26人(费成林领队),由长兴锦绣旅行社组团,赴厦门疗休养,全程陪导为冯燕。和青年同事出行自己也会忘记年龄,就连笑声也带着美妙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气息。
      早上传媒集团门口上车,往湖州高铁站于9:07坐动车前往厦门,坐动车七个半小时于16:40抵达厦门北站。厦门又称鹭岛,出车站人就感觉到海风气候,气温在摄时31度,还算凉爽。对接旅行社叫“爱旅福建”,地导名包小妹。汽车从跨海大桥进鹭岛(厦门市区),沿途给人的印象车不拥挤,市容整洁,两旁凤凰木(厦门市树)上鲜红的花开在树顶,树叶透着油油的绿意。一路上包小妹对当地风土人情作着介绍,用闽南话教我们美女称“迷路”,帅哥叫“冰岛”,吃饭为“驾奔”等。18:10停车到导游预定好的“遇渔520—平价海鲜餐厅”用餐,我饭两碗。19:30入住吕岭路上的维也纳酒店(厦门日报大楼),与蒋小富同住740房间。
      饭后与老蒋沿居民区小街散步,感受夜晚闽南小街里弄的建筑风格和闽南人生活。22:30宿。

      初九日,不暇晨餐,洗漱后6:00下楼。从吕岭路往西步行抵电信大楼广场,右拐入江头西路,向北穿吕厝路,到江头公园。路旁芒果树绿荫遮天,青果累累。江头公园是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的一个社区公园,地处鹭岛地理中心,是鹭岛筼筜港的源头,环境幽静,绿植遍园,晨练的人很多,特别是晨跑的市民都自觉列队,显得精神。
      回酒店膳后9:00上车包小妹带我们去南普陀寺。厦门岛寸土寸金停车场少,路边临时停车急下后导游带我们过地下隧道,出隧道50米就是厦门大学南校门,校门前人群熙熙攘攘,大家都在拍照。导游说从寺庙返车还要经过,叫我们回时再拍照。厦大于1921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和“985”重点大学。今年高考昨天刚结束,不知道今年又有多少幸运的莘莘学子会被厦大录取,成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
      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位于鹭岛东南五老峰下,与著名学府厦门大学比邻,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为风水宝地,是闽南最著名寺院。我长久地伫立在寺庙前的广场上眺望厦大校园,醒目的21层主楼,就是厦大为纪念创始人的“嘉庚楼”,“21”寓意1921年。“嘉庚楼”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叮嘱着每一位学子,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曾经无限渴望读书的我,眼望着东海之滨的名校,衷心的祝愿将迎来百年诞辰的厦大继续延续辉煌。
      南普陀寺庙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四进组成,以白石筑东西两山门,千余米石构围墙将全寺环抱。因与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故名。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异常鼎盛。寺内建筑重檐飞脊,杏黄琉瓦。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迭架而成,构建精巧,奉祀观音菩萨。藏经阁是中抽线上的最高建筑。寺中四面千手千眼铜观音堪称全国之最,明万历年间《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最为名贵。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
      我虔诚地立在藏经阁前录有《心安事隆》文标牌前,默诵着全文:“天有云,可以蔽日月降甘雨;地有水,可以济舟楫润焦枯;人有心,可以兴祸福制刚柔。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心如大地,义为积集生起,迷为众生,悟则成佛;众生福慧劣弱,佛则究竟圆满,所谓:有福无慧,香家挂璎珞;有慧无福,罗汉托空钵。心安茅屋稳,性定莱根香。两千多年来,佛法治心的人生智慧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要体解生命的真谛,当在衣食住行中念念观照当下,令善念增长,令恶念不生。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业,使增长福慧以自利;净化社会的贪嗔痴风,使安定繁荣而利他,从而在生命的道路上安心事隆。《法华经》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当知择善而从,从之如流。谨守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方成妻才子禄臻至五福临门,圆满吉祥人生。正所谓心安则身体安,心安则家庭安,心安则万事安,心安则社会安,心安则天下安!”
      饭于“江南古镇”,徒有虚名,不过为一条50米的商业街。汽车沿环岛路行,环岛路是鹭岛名干道,主要有环岛东路和环岛南路,全长43公里,跨越思明区湖里区,是厦门市环海风景旅游主干道。历届人民政府从“人、自然、生态”的理念出发,奉行“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百姓”的宗旨,建成的环岛路自然清新,美观大方。其中厦门大学到前埔9公里为“黄金海岸线”,依山傍海,凌海架桥,穿石钻洞,道路依坡就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一线,形成了一条原始与现代,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生态路,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特色。包导说:环岛路也是厦门马拉松赛的主赛道,被国际誉为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世茂双子塔、第九次金砖会址为环岛路增光添彩。五缘湾大桥,如长龙凌波卧海,汽车从桥上过,超过1公里的长桥不设高栏杆,呈s形流线,形成美丽的观海长廊。人在汽车上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观赏海岸、沙滩、海浪等景色。导游介绍:桥梁的夜景更美,白色光源设在低护栏上,暮色中一条舞动的光带嵌在海天间,真仍人间仙境。
      汽车停在环岛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巨幅语牌处,走上观景台,金厦海峡大不过黄浦江,眺望对岸台湾金门一座座岛屿近在眼前,大垱岛上的语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繁体字隐约可见,炎黄子孙会生出无限感叹。在两种祖国统一大业的中间,闲观沙滩游人,聆听海浪翻荡,任凭海风轻拂,金门厦门原本是一门,云海苍茫,骨肉情长。走在人行道上,路间的绿带中镶嵌喇叭轻播着《鼓浪屿之波》的乐谱,蓝天、碧海、沙滩、绿地和开放的花朵组成了美妙的画卷。路旁有姿态各异的青铜色马拉松塑像,路旁红色道路的部分是人行道,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海走廊。
      曾厝垵为疗休安排的一个景点,在环岛北路旁,原为临海渔村,历史上一直是作为农村而存在,男渔女耕,男人出去打渔,女人留在家里耕田带孩子。岁月更迭,自然村岁月已逝去。而今成了旅游热地,弯弯的渔村中商铺林立,叫卖声不断,商业气浓厚,亦可以吴侬软语之地的周庄、同里、西塘比闹。走在古渔村,不紧不慢的青石板一步一步地丈量着季节,青砖凤檐坚守的时光慢慢地数着浪花和岛礁,沿街的店铺五花八门,那些茶食店、杂货店、熟食店、药店、花坊,叫卖之声杂沓。特色小吃店的招牌以“以淸净心看世界,以喜欢心看生活”的广告语招引顾客。卖酒的商铺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自卖自夸。下午15:20到中山路步行街,雨越下越大,街道两旁店廊连着店廊,不撑伞也无妨。人们一提及厦门,就言必中山路,好似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香港的中环。到厦门,中山路是不能不去的,因为它代表了厦门的繁华,富有和时代韵律。老牌的商业街,人流旺,商品多,名气大,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特色小吃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构成其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我为外孙女好好购了有旧时南洋风格连衣裙,想必她定会高兴。
      包小妹安排我们晚餐后回维也纳酒店。

      初十,有雨色,早餐后乘车于8;10到厦鼓码头,搭乘8:30渡轮出海,往有“海上花园,音乐之岛”之称的鼓浪屹。渡轮9;00停靠三丘田码头,我们上鼓浪屿。为轻装游,包小妹带抵复兴路75号外婆的澎湖湾,先把行旅寄存在住店,随包导雨游。
      鼓浪屿面积不大,不到2平方公里。我们沿万国建筑博览线参观英、日领馆,黄荣远堂外景、天主教堂等,领略古今中外别具风格的各式建筑。英国领事馆建筑为三层红砖楼,四角出砖入石,结构方正严谨,落地门窗,均配百叶调节阳光,挡避风沙。据介绍,这座宅院是鼓浪屿早期殖民建筑风格的代表,是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厦门正式成为通商口岸的产物。日本领事馆西南的黄色房子为日本警察暑,建筑立面具有当时风靡全球的装饰艺术风格特征,圆拱形雨棚带有当时日本兴起的分离派建筑特征。与不远处早先模仿殖民地外廊式的日本领事馆不同,日本警察暑及附属设施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日本在建筑设计上追求现代化的潮流(早在1915年,日本就以管理鼓浪屿上日益增多的日籍侨民及弹压在鼓浪屿的日籍台湾裔居民为名,在其领事馆附设了警务科、监狱和拘留所。到1928年,正式兴建了日本警察暑和它的宿舍楼。1941年至1945年日本独占鼓浪屿期间,日本警察暑成为其控制全岛的暴力机关)。福建路32号的黄荣远堂,建于1920年,建筑为西洋风格。通体设有多处廊柱,具有古罗马风韵,柱头多为古希腊陶立克柱式,建筑正立面由大圆柱和拱券烘托,周边由小圆柱支撑。天主教堂位于鹿礁路34号,原址为西班牙领事馆,后改为法国领事馆,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坐西北朝东南,前部为钟楼,共三层,砖石木结构。有4个尖塔,尖拱尖窗,连立面装饰、门楣窗棂、镂空女墙也都是尖形的,正面所望,均为尖塔艺术,尖端置一十字架,高耸挺立。中门上方正中,讓一梅花型装饰窗,环以繁花浮凋,显得十分灵秀。据介绍,天主教堂是厦门地区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
      随包小妹从“万国建筑”转到复兴路上的林巧稚纪念园,即毓园。毓园是为纪念鼓浪屿的优秀女儿、人民医学家,有“万婴之母”誉称的林巧稚大夫,厦门市政府于1984年修建成的公园。园中屹立着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邓颖超亲手种植的两株南洋杉,象征着林大夫秀逸高洁的品格。林大夫行医感叹:“我知道我病得不轻,单靠药物是治不好我的病的。我需要祖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游菽庄花园是疗休的内容之一,位于鼓浪屿南部。为不走回头路,包小妹带我们从后门进,先参欢钢琴博物馆。鼓浪屿有“琴岛”之称,艺术氛围浓郁,博物馆收藏了古今中外的72架钢琴,是中国唯一的一家钢琴博物馆。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面朝大海,背倚日光岩,有白水洋水景风光,有火山岛之礁石,又有兔耳岭草甸之美,园林造景艺术精英绝伦。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1955年献作公园。公园依天然地形体势巧妙布局,错落有序,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辽阔的海域是它的亭台,隔海的南太武山脉是它的围墙,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园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景点有画龙点睛之妙;巨石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笔书的“海阔天空”四个大字会让人引发无限联想。
      正午用餐,午休时我独自到洋人球埔旧址处观望。洋人球埔旧址也称马约翰体育场,铁栅门关着,门前有马约翰先生雕像,高大的椰树蔚为壮观,从栅栏围墙望进去绿茵郁郁,椰树青草见证了鼓浪屿历史上国际社区的体育设施及相关活动。
      下午14:00入住外婆的澎湖湾1018房间。16:00与蔡珍珍结伴,顺时针沿海边环鼓浪屿一圈。我们从皓月园旁穿过,皓月园是一座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主题的滨海公园,园名取自《延平二王集》中一诗句“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的“皓月”二字,寄托对英雄的缅怀。郑成功的花岗岩巨型石雕如“皓月雄风”,老远就能看见。鼓浪屿慢步一圈2小时,看看花园,踏浪踩沙,到轮渡码头拍拍照片,到林间小路望望天,找一找老房子,找名人雕像合个影,心情蛮舒畅,也算是人生难得的快乐时光。
      17:30菜市场自买鱼、哈后找店加工,喝了小酒,19:30回房休息。

      十一日,凌晨出住店,有雨,不顾。独自从复兴路向南转西,到鹿耳礁片区上日光岩。
      鹿耳礁片区是华侨别墅宅园集中区域,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形成的鹿耳礁传统聚落,19世纪后半叶西方人在这里整备道路,兴建了协和礼拜堂、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和联合俱乐部等重要建筑。20世纪初,华侨富商在该片区投资建设。除有名的黄荣远堂、海天堂构等几处大型华侨家族宅园外,周边也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华侨洋楼建筑群。其中有闽南地区现在最早的华人建造洋楼“怡园”,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一批“厦门装饰风格”的建筑。日光岩在片区南端,我从柱联“善入音声海,坚住菩提心”的门坊间过,进日光岩景区,右侧天风阁:“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互送海涛来”联句把自然景观描绘一新。
      日光岩,又称龙头山,是鼓浪屿的最高峰,也是厦门最主要的旅游景区。俗话说得好:“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入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日光岩寺背后巨大山岩上的三处摩崖题刻:一、“鼓浪洞天”四个字,相传为明万历元年(1573)泉州府同知丁一中题写,意将鼓浪屿这座小岛比喻为中国道家传说中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二、左侧增题“鹭江第一”,为1871年参与重修寺庙的林鍼题写,他感慨19世纪中后期的鼓浪屿,由洞天仙境变为聚集了众多外国人的住区,且其居住环境与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当时的厦门。三、民国四年(1915),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在这块巨石高处题写“天风海涛”,如同20世纪初鼓浪屿的写照:在世界级最具变革的时代,来自西方、中国本土、东亚、东南亚的各种力量汇聚于鼓浪屿这座离岛,使它处在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最前沿。历代题刻赫然汇聚同一块巨石绝壁之上,意蕴精深,似是定义不同时代鼓浪屿的点题之笔,成为一道靓丽的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风景,增添了日光岩的人文意境。
      日光岩历代摩崖题刻甚多,每一个摩崖题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与传说。据资料介绍有跨越不同时代的摩崖题刻80余处。张瑞图、何绍基、郑成功、丁一中、许世英、蔡元培、蔡廷锴、蒋鼎文等文人名士均在日光岩留下诗文题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我从“弘一大师纪念园”上游步道,路旁弘一上人倡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格外醒目。弘一大师(1880年至1942年)姓李,名文涛,字叔同,籍浙江平湖,出生于天津,一生精通诗词、戏剧、音乐、书法、美术、篆刻,并重兴佛教南山律宗,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爱国教育家。弘一大师与太虚、印光并称为近代三大高僧。1936年弘一大师在鼓浪屿日光岩寺闭关修行。为纪念一代高僧,2008年当地政府在日光岩寺西侧兴建“弘一大师纪念园”,该园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环境绿化浑然一体,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
      半山坳中伞亭、仙脚桶颇觉秀蔚。伞亭修筑者匠心独运,四根亭柱集中建在亭里,亭盖设计成伞状。之所以将四根亭柱建在亭里是有讲究的,因为亭子三面都是大岩石,亭柱若建在四角,会让亭子显得笨重,而建在中间既起承重作用,又不占位置,整个亭子显得古朴、秀气。仙脚桶为岩石顶一个长年盛水的石盆,旁有酷似人脚印的小石坑。民间相传为仙人洗脚的石盆和仙人留下的脚印。其实,“仙人印”、“洗脚盆”都是海浪冲蚀而成的海蚀地貌,在遥远的地质年代,这里还处于海浪的冲蚀下,后来由于地壳上升,于是这些海蚀地貌就出现在山顶上。出伞亭上数十米,道逾陡,台阶仅容单人通过,扶栏攀登,逼身而过,遂达日光岩顶峰。惟一石顶壁起数十米,直径40多米。巨石凌空屹立,浑然天成;登峰俯瞰,厦鼓风光一览无遗。久之,下至古寨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日光岩,现尚存水操台、寨门等古迹。出古寨门就是日光岩寺。日光岩寺始建于明代,广有信众,闻名遐迩。弘一法师曾在此闭关八个月抄写经文。从日光岩回住店,天色新霁,意甚乐之。舒婷的诗《日光岩下的三角梅》在耳畔回响:是喧闹的飞瀑/披挂寂寞的石壁/最有限的营养/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是华贵的亭伞/为野荒遮蔽风雨/越是生冷的地方/越显得放浪、美丽/不拘墙头、路旁/无论草坡、石隙/只要阳光常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即使身在异乡他水/只要想起/日光岩下的三角梅/眼光便柔和如梦/心,不知是悲是喜。

      下午13:00离店到三丘田码头坐渡轮从厦鼓码头回鹭岛。抵大美“集美”,观集美大桥,参观归来园、归来堂,瞻仰鳌园,结束行程。
      归来园是当地政府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之际于1983年兴建的。该园位于归来堂正前方,二者连成一体。园的正中竖立一座陈嘉庚先生铜像,高2.3米,栩栩如生,仿佛陈嘉庚先生远道归来,风尘仆仆,看到集美学校教育蓬勃发展,心情无比喜悦。铜像后方是一堵白色花岗岩砌成的屏风,上刻“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金色大字,这是毛泽东主席对陈嘉庚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归来园环境优雅,树木苍翠。归来堂坐落在陈嘉庚先生故居的正前方,中间为宫殿式大厅,两侧为护厝,是典型的闽南风格庭院式建筑。20世纪50年代初,阵嘉庚先生就计划建一座房子,名曰“归来堂”,让海外亲人回来居住,意在召唤海外亲人经常归来,不忘故土,不忘家乡,不忘祖国。但陈嘉庚先生又考虑:“校舍未复,首先建住宅,难免违背先忧后乐之训耳”故未动工。陈嘉庚先生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得知这个消息,认为陈老先生的遗愿意义重大,一定要建好。于是集美学校委员会特拨出专款兴建归来堂,在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1962年秋)落成。鳌园由游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三部分组成,位于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进入园内就是一条长50米的门廊,两厢墙上镌刻着40幅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乐形态各异,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高举的干戈,细如笔箸,巧夺天工,人间奇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 | 邂逅“海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