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lle 发表于 2019-12-9 15:54:28

黔东南 | 身在桃源,乐在天然

图/文:许金芳
      戊戌三月十三日(公历4月28日),我随摄影团在山隐大师的带领下,坐高铁到贵州凯里南下后租汽车往丹寨县城,晚11:30宿县城西街商务宾馆。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城西侧的龙泉山,也称尤公山,是蚩尤文化圣山(丹寨在古代被称为“方尤”,是全国罕见的仍在传承“祭尤节”的地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佛道文化名山,以万亩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闻名全国,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杜鹃进入盛花期,龙泉山顶被杜鹃花覆盖,气势磅礴。      十四日早晨乘坐出租车须余就到龙泉山麓,我们从南进山门。龙泉山主峰海拔1475米,山横亘南北,蜿蜒曲折,仰之如龙,威严镇重。蜿蜒上伸的石筑山路两旁古木遮天蔽日,树下的酸梅梗、鹞鹰尾巴草及野草梅随处可见,但杜鹃花春红已谢。
      好幽静的去处啊!上行一刻钟抵水辗房遗址。古时用辗石来对大米、小米等进行脱壳,以家畜或水为动力。此处是以流水为动力的水辗房遗址,供旧时龙泉山周边村寨脱米之用。龙泉山山路十八弯,石步阶不算陡,并不难行。泉水叮咚响,我们坐在“格哈琴韵”处听泉小憩。行至山腰,雾气渐重,人走雾前,雾跟其后,浓时对面不见,淡时杉枫栛椿成林,树下臂膀粗的杜鹃树老杆屈曲,花多“徐娘半老”,新叶也有“风韵犹存”的。爬到遇仙崖,有“望城亭”翼然临于其上。      石阶上用红漆标着数字“1484”,走了1484级台阶我们已上到龙泉山佛教寺。摄友们急着去山顶拍照,不暇礼佛。路从寺过,铜铸大钟悬挂檐下,铭刻“佛历二五五九年”。到了野生百合杜鹃观赏区,路旁的人多了起来,成片的杜鹃树高过人头,怕有数千亩之多。雾始散,越一弯是一座道观,我们从“四壁祥云拥帝庙,万家福火通神宫”楹联下过。龙泉山,历来为各族人民游览胜地,据地方志:此山上古庙建于清光绪初年......叫祖师庙。庙前有山王菩萨座,庙田20来亩。后毁,民国12年重建;1950年又废。《八寨县志稿》也记载:“山有刹,晨声晚钟,清越可听。刹之左,清泉涌出,味甘凉,故山以龙泉名。”上世纪80年代政府出资重修庙宇,90年代,由信众集资在原址重建道观,名“玉皇宫”。
      龙泉山的万亩野杜鹃,以其强劲的生命力蜂拥至峰顶,“山顶才有花海看,越往上走越震撼”。峰顶有“云龙”石凸出,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山鹰在展翅飞翔,游人排着队登石展姿拍照。山隐大师说:“今年春早,花开得早,只有山顶还有花放”。循路登顶,万亩野生百年老杜鹃耀然眼前,残花也争奇斗艳,连峰数里,再长两只眼睛都不够看。人在杜鹃林下走,花在游人头顶开。招摇的花海从低往高,顺山坡从南向北铺开,远眺如火如荼,仰望满山满坡。也怪,山顶没有其它树木,都被杜鹃簇拥着,红花中间有紫花、白花点缀,蔚为壮观。      戊戌4月底,山下的杜鹃虽已开过,过了时令,山上的杜鹃花仍团团簇簇,盖为高寒所为。地势一高,气也逾凉,花开迟到。站在山顶,下瞰远处烟树深处丹寨县城隐约可见,近处村寨棋布在团云霞蔚之中。北眺山峰似马鞍,山花依然锦簇,一丛丛一排排,沿龙泉山顶蜿蜒盛开。红的红得耀眼,似直蹿云霄的云霞;紫的紫得灿烂,仿佛美丽的烟岚;白的白得雪亮,犹如白帆。
      响午,太阳出来了,光亮得耀眼。山顶的红杜鹃花太阳一照,颜色更浓,如霞似焰,肆意铺展,映得整个山都是“红色的海洋”,难怪人们都称映山红。我活了60多岁还没有见过那么大那么多的映山红,让人见了,会情不自禁地唱“山彤彤开花红艳艳”。      杜鹃花是个性烈如火的女子,有花中西施之称,。白居易说“不似花丛似火堆”。李商隐云“庄生晓梦迷蝴蝶”。龙泉山的杜鹃花开得无遮无拦,有种不管不顾的任性。
      我站在山岗上,四望空碧,云上丹寨,满山遍野的红杜鹃,亘连的龙泉山美不胜收,映红了半边天。人在花中行,花映人更美。陶醉于花的美景,在花丛中流连忘返,美丽的杜鹃花让人迷恋在美妙的幻觉中。
      久之,我们从北坡下。刚才还是金光耀眼,瞬间雾又来,夹裹着雨水而下,使人防不胜防。石砌的山道下石罅重叠成浪,与远处山亭组成图画。右陡坡处有观景台,攀杜鹃枝上台观景,隔壑两亭倚角遥相对峙,茫茫苍苍中县城隐于雾气之中。
      继下,至古战场遗址,位于山西侧的瓮垴坳。有块碑上刻的是“天开草昧”,明清年代瓮垴坳是都匀府通向苗疆腹地的必经之路(至今有花街驿道遗存),悬崖原呈鹰嘴状突起,遮蔽驿道,鹰嘴岩下有一大洞,广容数千人,可驻兵,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728年,清庭派兵进剿苗疆,在此遭到数千苗族军民据洞固守,半年未克。后清军从都匀府拉来“靖蛮大炮”,将鹰嘴岩轰塌堵死洞口,将苗族军民尽封洞中,方才得以攻克。都匀知府孙绍武在封洞巨石上题写“天开草昧”,意为天朝之恩开仪苗疆草民之愚昧。我坐在遗址乱石堆上,心生悲愤,什么“天开草昧”,分明是同胞相杀,平添民族仇恨。可怜的数千苗族军民,就在这黑暗的山洞中活活饿死,如果考察山洞遗址工作能得以开展,将会在这与世隔绝300年的洞中看到怎样的一种悲状。“天开草昧”在我看来,与日军的“东亚圣战”一样无人道。
      龙泉山还有诸景点。“龙泉佛光”的出现需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乡自然因素的结合,只有在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才会看到。“古分水器”是个古水利工程,以一石阻于沟渠边将流水一分为二,视下游农田多少而定流量之大小,分渠也可层层再而分之,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二月二搭桥”是座石板搭沟桥。苗族民间习俗,婚后求子嗣,在农历二月二日这一天要举行搭桥习俗。“得禄银杏”在龙泉山后的得禄寨,是一株高30余米,五人方能合抱的古银杏树。被富于迷人的传说,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今西安)观音禅寺为民祈福,求得银杏树种一对,太宗将其中一颗种于观音禅寺内,将另一颗树种赠予了当年率领身穿“卉服鸟装”(蜡染刺绣)的朝贡团到长安朝贡的苗疆首领谢元琛,并封谢元琛为应州刺史。谢元琛经都匀返回苗疆时在此小憇,遥望此山威严镇重,便亲手将树栽种于此,为铭谢太宗封赏,赐名“得禄”并派人守护。1400年过去了,西安观音禅寺和龙泉山的这两株姊妹树均神奇般存活于世,并且都枝繁叶茂,树形非常相似,令人不禁感叹天地造化之神奇。
      下至山脚已是午后,返县城用餐,回西街商务宾馆休息。
      十五日,早餐后驱车从丹寨县城向南行山路,向排调镇远景村进发,沿途地无三尺平,汽车在峰谷间的盘山公路上绕行,雾随着太阳的照射渐渐退去,黛青的山峦如云海浮现出来,我们如同置身于尘世之外的仙境。山坳中梯田层层,苗寨随山坡而筑,苗岭风光走进了相机镜头,用青山绿水、天然氧吧、原生态这些词来赞美黔东南一点也不为过。      山高路险,弯急坡陡,车道循山脊开挖,汽车只能择地交汇,幸亏卢大师车技高、路上行车少,才把环环险象丢在了路上。
      金花背着小孩和他嫂子同行为向导,路难行车速慢,午饭在排调镇用。剩隙我在排调镇写有“壮志凌云绝壁悬崖筑大厦,峻岭崇山井水清泉流万里”的观景台上拍摄不予考虑了一组风景照片。用过饭后,汽车继续在盘山乡道上凡再降升,终于目的地——金花的娘家远景村,水墨般从流动的轻雾中洇了出来。
      远景村在半山坳中,是以苗族为主聚居的民族村寨,位于排调镇南部,海拔不高530米,三人合抱的大柏树是村中一景。该寨有232户947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出售粮食和经济作物收入,青壮年出门打工的多,苗家的劳务输出服务性收入近年来占的比例上升。远景村苗族,是至今保存完整的鸟图腾部落,有“东方第一染”民族蜡染文化之乡之称,2005年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人没有自已的文字,蜡染艺术是苗家人用来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象征。远景村蜡染艺术丰富绚丽、风格多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金花是远景村人,她的二哥王兴伍是远景村的村书记,象接待贵宾一样,在村口挂了横幅“巫威—蜡染苗寨欢迎您”欢迎我们。还特地安排村上的苗女们进行传授蜡染技艺活动,场面难得一见,摄迷们兴喜若狂,拍到了一组苗妇手把手向苗家少女传授蜡染技艺的大片。
      蜡染是细工慢活,可以染得五彩斑斓,苗族蜡染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远景村苗族则潜心于蓝色蜡染之美的探索。村寨上潮湿的山谷地区,海拔高度在千米左右,很适合染蓝植物马蓝技的生长,人们采下枝叶用来染蓝。      苗妇说:“将马蓝枝叶放入桶内加入清水泡三至四天,浸水时间因气温高低而异。当蓝叶中的色素充分释出,清水逐渐呈蓝绿色,马蓝枝叶打捞干净以后,加入石灰乳进行打靛。桶内水浪起伏,泡沫不断涌出,静置半日以上,色素沉入桶底,排去废水,即可得到深青带紫的靛泥”。      点蜡用的蜡刀,用几块铜片合成斧形,以细竹棍为柄,蘸蜡后蜡蓄于铜片之间,借铜传热保温,用小火盛蜡置于灰火上,将蜡加热到冒白烟,蜂蜡融化就可以用蜡刀蘸取点蜡。织好的布匹经过捶打或用牛的下颚骨反复磨刮,使之光滑平整,易于点蜡。苗族妇女点蜡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不用直尺和园规,他们用煮熔的蜡液点画布料,保护不需要染色的部份,在染色之后融化蜡液,就可以看到花纹,这个过程就是古老的制作花布的方式。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木。蜡染图案以太阳、神鸟和苗族图腾为主,如史诗般记录着苗族的迁徙和各种古老传说,还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大约五千年前,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战败于涿鹿,苗族的先民们开始了苦难迁徙史,从中原一路迁徙到以高原山地为主的西南腹地,繁衍生息,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作为苗文化的一个层面,远景村“巫威—蜡染”技艺佐证了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文明。      日西倾时,年青好客的村书记携夫人和儿子,带了竹编鱼篓、魚罩等捕鱼工具去山下水田里捕鱼,我们同去。一路上,一幢连着一幢的苗家木楼,翘角飞檐,鳞次栉比地坐落在山坡上,路由不规整的块石铺砌,浓郁的飘散着酸香气息的苗家风味,弥散在空气之中。王书记7岁的儿子携鱼篓首先赤膊跳入水田,欢快得如同蹦跳的泥鳅,王夫人也拿了竹罩下水而渔。水深过膝,王书记在堤埂上指挥,田鱼窜来穿去,夫人左顾右盼,时而迅速出击,一条条红尾田鱼被逮住。王书记嫌鱼不大,要过夫人手里的竹罩,下到上面的水田,猫腰弓步,眼疾手快,红尾鱼装满了儿子的竹篓。
      金花在长兴工作过,我们也不把她当外人,跟着山隐大师今晚就在她娘家吃住。热情好客的王家,全家人都出动,主厨的大嫂和帮厨的大哥忙前忙后,日月金山与飞翔也参与其中。这里的少数民族仍不富裕,家庭卫生也不讲究,厕所原始,脱贫攻坚任务还很重,但民风纯朴,待人厚道,王家用最好的酒菜和床铺招待我们。
      用稻米和中草药自酿的苗家酒,如寨子中的山泉水一样清。鲜杀的公鸡和腊肉、自产的田鱼和野笋横七竖八地摆在电热圆盆汤锅周边,菜是苗家口味,酸菜鱼、连皮牛肉、糯米排骨、干锅包菜......王家办的宴席肴馔丰盛。我们与苗民们围座成两大桌,酒宴之中,寨中的苗女也前来敬酒唱苗歌助兴,酒杯碰着酒杯,酒壶连着酒壶,交互错杂。苗歌悠扬,人们时起时坐热闹非凡,欢乐的宾客们饮酒进入了高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不胜酒力,喝高了,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金花扶我,我告辞离席。
      我第一次去苗家作客,不禁被苗家人的热情好客感动了。
      22:00时,宿金花大哥家木楼。
      十六日,是叽喳啁啾的鸟语把我唤醒的。推开门窗,我在木楼上看风景,田野、山峦、房屋......流泻出静美的韵律。窗外一股原始竹木的葱香气息扑鼻而来,那是市井城市早晨呼吸不到的。东山坡两座山峰,犹如两只巨大的突兀而起的水牛角。山坳中袅袅娜娜升腾起的轻烟薄雾,似乎被画笔涂抹过一般,格外清丽悦目。
      吃过早饭,太阳从东山升起来,把万道金光辉洒到苗寨里,我们迎着朝阳,告别远景村去麻鸟村。上山公路都是陡坡,站在山下几乎看不到山上还有一条路,要随时提防滚落的石块和泥石流,拐弯处险象环生,上下仅容得下一辆车通过。汽车经过二个多小时爬行,到达麻鸟村。入村山路树木遮天,流水潺涓。走在村头溪畔,时有鸟鸣。村中正在建设文化中心,为二层木楼,富有苗族特色。有篱笆围起来的田园里,有农人在耕种土豆,靠山靠坡的地方,摆放着数十只蜂箱。坎上坎下,苗家连着苗家,院中有鸡鸭,院边有蔬果,屋后有牛猪牲口。溪流穿寨而过,野百合开放在瘦石嶙峋的莓苔草丛中,何首乌藤缠绕着农家小院,晒场上,晾晒着一把把连着稻草的稻穗,苇席上,匀铺着山上挖来的药材。      我跟着卢大师入苗家拉家常采风拍摄,用照相机记录苗寨风情,收获了一组生活气息深厚的照片。
      午饭于麻鸟村“锦鸡舞发源地老村长民宿”。酒过三巡,老村主任来了,新村主任来了,寨子里的苗女们来了,热情好客的苗民轮番给我们敬酒唱苗歌跳苗舞,苗歌唱的什么我虽然听不懂但幽咽泉流能穿透心灵。老村主任带头吹响了芦笙,苗女们舞起了彩带,与我们围桌跳舞,我们酒正酣,兴正浓,也在芦笙悠扬的氛围中载歌载舞,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苗家人的待客礼节使人热血沸腾。
      在旅游景点商业气息浓厚的今天,远景村、麻鸟村还是“处女地”,苗寨淳朴厚道的民风闪耀着“性本善”灵魂的光芒,但愿几千年保存下来的民风不要被“利和钱”所遗忘。
      8:30,回县城街商务宾馆宿。
      十七日,天空被洗过一般干净。我们从县城去南皋乡石桥村大簸萁自然村。石桥村因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南皋河两岸山崖而得名。中国最古老的造纸作坊遗址就坐落在天然石桥对面的大岩石壁下,石壁前倾,宽约百米,高约八十米,能遮蔽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作坊。壁内有一清澈的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源。《后汉书·蔡伦传》载:“用树肤、麻头、敝布、渔网以为纸”。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苗族历史上曾长期居住在楚地。楮树当地叫构皮麻,至今仍是石桥造纸的主要原料。石桥苗族先民借鉴古老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构皮、杉根、糯叶、滑树、猕猴桃藤等丰富的原材料,融入当地苗族文化元素,经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打包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成纸。被誉为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的活化石。 石桥白皮纸纸张洁白、吸水性强、不易脆裂、渲染度好,其国画纸已走进了名家之手,蹬上了大雅之堂。      大簸萁自然村点缀在林间,是石桥村的一个苗族风情自然寨,位于天然石桥朔河而上300米处。南皋河蜿蜒迂回绕寨而过。隔河相望,宛如一座小岛。其亮点是苗族建筑。一栋栋干栏式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矗立在用鹅卵石或青石垒砌的台基上。远望去像一只只凌空展翅的飞鸟。寨中树梢高过屋顶,村道旁多古树,悉双人围,雀巢于上,一片郁郁葱葱。
      午饭于在长兴泗安镇工作,老家在大簸箕自然村的王兰英家。
      傍晚与张果老游万达小镇,几盘苗菜,一瓶苗酒,直喝到苗舞散场。
      21;00回到西街商务宾馆。
      十八日,起早上车去“高要梯田”。细雨蒙蒙,挡不住摄迷们对摄影圣地的朝拜。
      丹寨县高要村,一千多亩梯田,附于一座大山之坡,顺着山势,叠阶而上,从山脚延伸至山顶。苗民从明朝中期迁徙到这里,岁月己过去五百年,辛勤的苗家儿女挖山筑田,年复一年在这里耕耘、繁衍,如今更加生机勃勃,将远古与今天连接在一起,展示出一幅历久弥新的中华生态文化图景,年年岁岁演绎着特有的农耕文化与大地艺术。      梯田像一条条美丽的苗家彩腰带。水流经过梯田层层下注,最后汇入谷底清水江。又蒸发为云雾雨水,贮留在高山森林中,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我们在细雨中登高,寻找拍摄佳位,远望去,翠林间,高要村亭亭玉立,清水江缓缓流淌。闪着粼粼光波的梯田从眼前层层叠叠铺开,苗民在田间劳作,有的平田拦水,有的收捆麦穗,有的驾马耕田,大黄狗跟在主人后面,与驴马为伴。久之,下到田间,溪水“哗哗哗”声响,田埂阡陌上,间或还有蜻蜓在身边舞动,虫儿在草间低吟,白鹅晃晃悠悠在小溪里洗澡,勤快的女人浣洗。宁静,清亮的高田村低调得就像一个生得眉清目秀的苗寨女子藏在大山深处。      常言道:“远近高低各不同”。山隐大师领我们上国道,冒雨沿石阶登山到高要村对面的山包,山上有草亭观景台。好美丽地方的地方啊!眺望层山叠翠,梯田锦绣。时今虽然还没有插秧,但水田如镜,草田似茵,菜花浅黄,高要梯田群有一种使人一见终身难忘美丽。摄友们已忘记了下雨,久久不肯离去,约定秋天稻黄时还要来。      高要梯田下来,离丹寨去凯里。到凯里高铁站后,摄友们分队,我和张果老打车去凯里市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语是:“商读码头,隐逸古镇,上品下司”。地处清水江上游,距离凯里市区17公里,是黔东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西入口的第一重镇,“古苗疆栈道”东线主线区域,古时黄金水道的“未端良港”,数百年间都是清水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要地,被誉为“清水江上的明珠”。古朴的下司码头铭刻着曾经的繁荣盛景。      我们慕名去,《梦幻下司》的创新打造,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导演设定的场序和路线。古镇主景点称芦笙广场。史书记载,一到节日,苗族人民喜欢拿着芦笙(一种乐器)到各村寨去交流,即芦笙交流会。这种活动类似于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有若干支芦笙队伍在广场上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
      傍晚时分,广场上霓虹闪亮,灯光把古镇妆扮得很漂亮。仰观宏博富丽的寨门,如天上蟾宫。寨门四角翘起,斗拱峰窝装饰,与鼓楼连接,与清水江畔的拱型风雨桥相映。寨门是苗族侗族村落常见的入口景观标志建筑。具有御敌入侵、防止家禽家畜外出损害庄稼、迎宾送客等多种功能。
鼓楼结构精巧,造型美观,飞阁流丹,霓虹闪烁,顶层悬有一长方形大鼓。据清代雍正年间(1722—1735)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做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侗族鼓楼是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象征和标志,是侗族人民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为侗族多元文化之载体。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敌入侵,都在鼓楼进行。鼓楼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外形丰富,下大上小,密檐多层,变化多样,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株奇葩。侗族视奇数为吉祥,重檐皆为单数,最高可达21层。      戏台为戏剧演出而建的舞台。芦笙广场上的戏台为木结构,建在山门之上,高约2米。戏台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舞台前额雕刻有《郭子仪拜寿》图,郭子仪夫妇端坐正中,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寓意为国立功,和德行德能,子孝父荣的祥和大家景象。
      夜宿下司古镇桥头的下司民宿客栈。清水江从桥下过,落差大,瀑流雷鸣,夜不能眠。
      十九日,客栈晨餐,公交车抵凯里高铁南站。8:44座贵阳北至南京南高铁至16:48湖州站高铁站下,打车回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黔东南 | 身在桃源,乐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