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子 发表于 2023-2-11 14:09:36

云南旅游记(后)

云南旅游记(后)图文/许金芳   
    辛卯年分管传媒集团广告经营工作,是年8位广告部主任完成了年初集团下达的经营任务,董事长许劲锋奖赏我们,特批了一次休假机会。癸己年春(2013年3月),有幸与8位广告部主任去“极边第一城”腾冲旅游。傍晚飞机降落在腾冲机场,我们入住腾冲空港观光酒店。

    住店在叠水河瀑布景区,第二天晨起,我独自去观光。叠水河发源于云南腾冲县东北部的大盈江,沿途众流汇合,水量渐丰。大盈江从北向南贯穿腾冲县城腾越镇,流到县城西1公里的地方遇到了断层崖,崖旁三峰突起,比肩兀立,水于左峡巨石蹲立处夺路而出,飞泻岩顶,从40多米高的崖头跌下深潭,响声雷动,水花四溅,形成了难得一见的中国唯一的城市瀑布。瀑流入潭后继续奔涌向前,河水仿佛被叠为二折,故称叠水河瀑布。距水口数十步,架有一座双悬壁式结构的太极桥,桥上建一方形石亭,四角方柱支撑, 小巧玲珑,斗状盖顶,内顶镌刻太极图,亭外石匾镌刻“观瀑”二字,故称“观瀑亭”。亭有碑刻“滇西都督、大理提督张绍三(文光)于民国二年九月创建,李根源书”字样。桥下激流奔驰,玉漱飞鸣,山谷应声,数百步外可闻。

    从太极桥前,沿河西岸的中峰而上,过电站,有寺雄踞峰巅。至山门,正面为黎元洪题额“龙光台”三字(楷书),背面为吴昌硕题“龙光台”三字(篆书),古朴挺秀,为书中佳品。过山门,至观瀑台,台为半圆形,前有石柱凭栏,中有巨松垂盖,下有石桌石凳可以小憩。过台达主寺,为中式庭院,两侧走廊壁嵌石刻,书有关龙光台的诗文。
    晨餐后车向黑鱼河,黑鱼河位于黑鱼河峡谷,沿着长满青苔的石阶从下游溯河而上,石阶两侧树木参天,遮天蔽日,路边不时有推销山货的小摊。    黑鱼河的源头是一条地下暗河,水流从地下喷涌而出,溅起雪白的浪花。据介绍是火山喷发在熔岩流的作用下,岩浆堵塞地下水脉而使水流出地表。出水口分两股,每秒达1400立方米,水质优良可饮。泛出的泉流各有特色,一股哗哗欢跳,另一股则羞羞答答,合二为一后汇转入潭,潭水清澈见底,水草匍匐在水中,随着水的流动,在水中翩翩起舞。    泉流每年夏秋时节会流出成千上万的黑色小鱼(“黑魚”并非是太湖沿岸所说的黑鱼,其实是墨头魚,地方名:棒棒魚,或麻魚,为小型魚类,也并非黑魚河的特产),故名黑鱼河。    时值早春,天气微寒,我俯身掬水,水是温暖的。腾冲是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广的地方,黑魚河与火山地质公园毗邻,河水冬暖夏凉。黑魚河源头是清高幽雅的风景地,但卖烤“黑魚”的摊位很多,拉客推销不卫生的烤鱼,有煞风景之感,败人兴趣。    回到车上,开车的腾冲司机问:看到猴子了吗?我说:没有。他说这里有个猴群一、二百只,人一喊就跑出来。没看到,很遗憾。离开黑魚河,耳边,那哗哗的水声仍在萦绕。    滇西腾冲的火山具有时代年轻、活动频繁、分布密集、种类较齐全和形成地质条件特殊的特征,地下岩浆仍在活动,为腾冲热泉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能。午后,我们到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时风清日丽,景区门口有许多卖火山弹等纪念品的摊位,价格不贵,小的几元钱一块,其中火山弹形状各异,有纺锤状、面包状、麻花状等。火山石砌筑的大门,墙高雄峙,五色彩旗迎风招展,宽阔的台步道徒峻,热气球高悬。我们顺着山势拾级而上,开放式的公园面积大,有规律地分布着90多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锥)的有25座,景观壮丽奇特,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地貌。
    硕大的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里,众多的火山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全或残,明确地向人们昭示着这儿所经历的惊天动地的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这些雄壮的山体曾作为地球的“喉管”,吞吐着源自地球深部炽热熔融的岩浆,传递着发自地壳深处的吼声。园内精品部分是小空山和大空山,就是两座火山的火山口。腾冲司机说,上大空山要爬陡坡,台阶也长,我只看了小空山。小空山属平顶圆锥形火山,望之如蓓蕾。山上放重脚步,就会听到咚咚作响的回声。火山坑深60米,最底部保留原始的熔岩湖表面,像个朝天的大锅子,土黄色的锅㡳,紫红色的心形图案上写着英文“LLIKER”。而锥体东侧后侵出的半月形熔岩穹丘,是主火山通道封闭后岩浆缓慢上侵的结果。

    傍晚,从县城驱车往西南不久,南风轻轻地摇动着道路两旁的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袅袅的热汽,登上山坡,一阵阵淡淡的硫磺味清香扑鼻而来。坡头灌木林中有一眼硫磺塘沸泉,椭圆形,直径约3米,周围用8块半圆形石板围成,终年热波喷涌,气浪腾腾,水温高达97℃,俗称“热海大滚锅”。大滚锅周边开发了许多用地热温泉煮红薯、土豆、鸡蛋等旅游项目。山坡上温泉群开发成了“美女池酒店”,游客来到这里,除观赏地热奇观外,更主要的是泡温泉。我们皆解衣赴汤池泡澡,一个个温池由—温水溪连接,里边倚壁,三面石甃,上环彩瓦。汤深过腰,汤气香冽郁然。时春寒料峭,池内温热,身上微微汗出。
    晚上回酒店唱歌,22:00宿。    第三天,早餐后去西北、西南、东南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的边境口岸城市瑞丽。    汽车奔驰在320国道上,一棵生长在瑞丽市入口的大榕树映入眼帘,瑞丽人称它为“迎客榕”。那树枝繁叶茂,高耸挺拔,似一道绿色的屏障。停车观望,除主干外,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我粗略数了下,大的有9根,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景象。大树右侧突石上“瑞丽”两个红字望去颇觉秀蔚,为郭沫若先生手迹。左侧叠石,下弧石书英文,上方石楷刻“独树成林”。

    车到瑞丽市瑞畹桥东北约5公里处的莫里热带雨林,古木挺拔参天,森林遮天蔽日,好似又一次走进了吴哥窟丛林。一棵参天古榕,长在横陈扎朵河边的巨石之上,根盘如网,竟成一景,名曰“树包石”。景区内白象看护,金瓦盖顶,傣族佛塔高耸的寺庙,规模虽不是很大,但南传佛教建筑风格夺人眼球。



      往坳里走,原生热带沟谷雨林植被更加茂密,野生植物繁多,绵红色的三角梅盛开,花卉香料遍地,穿行期间衣服上熏有各种花香。峡㡳一瀑从60多米高的绝壁上泻下,名曰“莫里瀑布”,又称“扎朵瀑布”。那个瀑布吼声雷鸣,藏于山峦叠翠、万木峥嵘、双峰对峙的广弄山和广马山之间,如一匹巨幅白绸挂在悬崖。瀑水是扎朵河的源头,里面有一块十多亩的平地,积水盈尺,滔滔汩汩,形成一池温泉。池水清澈,波纹晃荡,游鱼往来穿梭,亲水平台上观鱼的人们发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温泉边有棵盘根错节的大青树,其下有座金色的傣式塔亭,内有一块囤箩石,在它倾斜于地面的岩壁上嵌有一个巨型“足印”,这就是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脚印,信众涂以金粉,趾掌清晰可辨,愈发栩栩如生。
   午后去畹町。畹町是一座袖珍式的边疆历史名镇,居住着汉、傣、德昂、景颇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辖区内畹町桥、国界碑、滇缅公路等是游人流恋忘返的地方。
    畹町桥位于中缅两国的界河(九谷河)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南下缅甸,溯西北而上印度的交汇点,因其在我国抗战史和外交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扬名海内外。中方桥头(北堍)有块“滇缅、中印(史迪威)公路交汇点959KM”的石碑,刻有“滇缅公路:中国昆明—畹町—缅甸腊戍。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印度雷多—中国畹町—昆明。中国段全长959公里。此地是滇缅、中印(史迪威)公路交汇点……”等文字。左侧用三角铁架固定园柱形南侨机工纪念石碾,上书血色汉字“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歌行,铸就抗日功”。畹町桥平行保留两条,一条是先建的贝雷式钢架桥,供游人参观;另一条是后建的提篮式钢混桥,现在通行使用。两桥中间,竖立着一幅胡锦涛同志视察畹町桥的图片,上书:“畹町不仅是边镜贸易的窗口,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滇缅公路国界碑旁边有军营,门口有军人站岗,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畹町边防检查站”的牌子。    车向中缅边境71号界碑,参观“一寨两国”。所谓“一寨两国”是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村中有傣式门坊,尖顶红瓦黄鳞,上用缅文下用中文写着“一寨两国”二行文字。
    车行六七里到瑞丽口岸国门,踏出车门,那座仿佛要冲入云霄寻觅湛蓝天空的金色层叠塔式国门,白色装饰带正中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两旁贴金字“中国.瑞丽”,宏伟壮观,彰显大国气势。    日暮,车回腾冲。
    早年读徐霞客游记,记得滇西云峰山以其“山高谷深,陡峭险峻”而著称,山上“三折云梯”蛇形延展于危崖绝壁,陡处石阶近乎垂直,两旁是望之胆寒的万丈深渊,需面贴绝壁手脚并用而上。第四天,晨餐后,车往云峰山,云峰山在县城西北的瑞滇乡,相距50多公里。汽车起伏在山道上,沿途游目环顾,黄花青苗浩瀚如海,远山近峰起伏如浪。翻过一座山岗,远眺云峰山,形如玉笋挺立,直插天际。
    我们坐缆车上山,先人登山,险道凿于绝壁,磕额撞颜,目眩心惊,而今建了高空索道,可乘缆车,天堑变通途,几分钟就到山脊。步行至古观门,两旁护铁链皆满缀斑驳之锁,谓同心锁,乃青年眷侣祈用所为。
    云峰寺建在山顶,有玉皇阁、三清阁、老君殿等明代建筑,二亩左右,以重檐歇山,金顶翘脊显示其宗教特点。及进,焰火如炽,游人香客往来者如流。古墙危危,苔色浸染,楼宇幽幽,不掩风雨雕琢之迹。寺庙阁殿,纵横折叠,飞檐凌空。站在天门极目瞭望,远处高黎贡山雪峰皑皑,四周群山苍翠葱茏,他山皆臣奴环立,峡谷平川春色如画,不禁会徒生杜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情。

    午后到和顺,和顺镇小桥流水、青瓦黛屋,是一座恬静秀美的魅力古镇。据说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派大将率兵屯边,一批中原子弟远涉千里来到了这边远山区,发现这里冬暖夏凉,就叫了个“阳温墩”的名字,定居下来,算来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后来,因有条小河绕着村庄,便改名为“河顺”,到了清代,更名为“和顺”。2005年,和顺荣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为什么一个边境小镇能脱颖而出,其秘袂应归功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和顺绵世泽半耕半读半贾,南服宦游踪亦儒亦商亦侨”,古镇上“走夷方”馆门口的这幅对联很能概括与众不同的“和顺气质”。
    和顺小巷总兵府与湿地毗连,门庭外联“到海得深瞻天见大;升阶有级入室知门”,内联“昔日统兵而来,卜筑定邻,只因到此安边土;如今易地而建,新基旧料,还是当年故门庭”是老宅来历最贴切的写照。府第原系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总兵张松林老宅,建于光绪末年,“杨柳岸边留燕影,藕花深处听蛙声”的美景,令人沉醉。古镇的石板路用火山石铺筑,火山石有蜂窝凹凸,不仅防滑,而且渗水性能好。“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腾冲人)将和顺定义为绝胜小苏杭。在绝好山水人文间,我们坐在大青树下的石凳上,近处垂柳拂岸,古树参天,远望洗衣亭,几个妇女高挽衣袖在洗衣物,溅起的水花伴着陈陈的笑声,缓慢的乡村生活节奏,好生羡慕。


   镇中的大马帮博物馆3000多件文物,展示了和顺先民“走夷方”的历史和大马帮的生活场景。馆内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反映的是大马帮生活,第二部分讲述西南丝绸之路上腾冲重镇的历史。和顺有“书香名里”之美称,在这座人口仅为6千余人的小镇里有一座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图书馆门额悬挂的“和顺图书馆”匾额为和顺清代举人张砺所书,而进入大门后的西式造型平顶拱形中门的门额上悬挂的“和顺图书馆”木匾,则为胡适书写。和顺的文脉一直兴盛不衰,文人辈出,哲学家艾思奇先生就是和顺人,艾思奇故居现在成了旅游景点。艾思奇(1910、3—1966、3)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我在读大学时的哲学课本就是艾思奇编写的,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徜徉在古镇的街头,和风吹拂,琴瑟和鸣,“和美之风”已从“盆景”变成“风景”,不得不叹服这座多元、包容、温润的魅力名镇。    和谐慈祥的腾冲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和美熏得游人醉”。但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腾冲是块“血染的土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远征军与固守城池的日军在此进行了惨烈搏杀。    缅怀先烈,凭吊瞻仰国殇墓园,是第五日的主要内容。
    时隔70多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时期,腾冲已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汽车行驶在宽敞整洁的大街上,能看到的只有小叶榕葱茏茂盛的街市,楼层不高但具有边陲特色的商家店铺。国殇墓园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的来凤山麓叠水河畔小团坡下,是为纪念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阵亡将土,于1945年修建的抗日烈士陵园。屈原在《九歌.国殇》中慨然长歌:“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九歌.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墓园占地88亩,内有忠烈祠、陈列馆、烈士墓、纪念塔等。循石阶而上,百米林荫甬道两侧巨松垂盖,翠柏攒簇,芳草如茵,杜鹃山茶花映衬其间。    进入忠烈祠,黑色石板上镌刻着所有腾冲之战阵亡将士的姓名和“碧血千秋”的题词,上挂“河岳英灵”的匾额在云霞下散发着红光。后面,是一座缓坡的山丘。“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耸立在山顶,如同一柄利剑刺向天空,“民族英雄”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纪念塔四周,按当年的战斗序列呈辐射状排列着3346座墓碑,代表着9168名阵亡官兵。墓碑上,镌刻着军衔、姓名,每个墓碑旁插着一朵红花。
    松涛阵阵,毛骨悚然,不同于以往走进的博物馆、纪念馆,我犹如走进了当年拯救民族危亡的惨烈战场,走进了70多年前这一段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悲壮历史。环顾整齐的墓碑群,耳边仿佛传来了远征将士鏖战沙场的阵阵厮杀声,鲜映着一个个英烈慷慨捐躯于沙场,马革裹尸于边疆的场景。那抗日将士视死如归的悲壮,那伏虎降龙的英雄气慨,永远在腾冲大地灼烁流芳!
    我轻移脚步,扶摸着墓碑上的文字,默读着烈士的名字:
    一等兵刘松,    上等兵王义全,    中士班长农国英,    中校高奎乾,    中将寸性奇......    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换来了祖国的美丽和安宁,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到了强起来,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永远是人民英雄!    抗战时期,腾冲是著名的“滇缅公路”咽喉要地。从1944年5月到9月,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腾冲,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打了一场“焦土之战”。    如今,9168位在腾冲城攻坚战中献出生命的中国远征军官兵,已经在这里长眠了70多年。    走出国殇墓园,我的心情变得沉重,在去机场返回的路上,再看那片土地的秀美景色,生活在和平年代能够坐飞机出门旅游的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图文:许金芳编辑:徐红英审核:施海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旅游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