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81|回复: 0

茅山寻道(2)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136

回帖

452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528
发表于 2024-3-11 17: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成为长兴网会员,结交更多长兴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茅山寻道(2)
中华道文化博物馆
许金芳/图文
        茅山是中国道教三山之一,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称为“上清宗坛”,自唐以来就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汉元帝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茅山派绵延百年,茅山因此被称为天下道教之所宗。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18.jpg
        茅山脚下的逍遥仙镇上的中华道文化博物馆,是座二层建筑,白墙黑瓦,飞檐凌空,木柱高耸,墙角边有花草树木占缀,显得古朴端庄,透着一种“道法自然”的随意。馆门口悬挂两联,正联写“一衣一口一田斯为洞天福地,五炁五行五色此乃六界仙都。”边联书“道呈八卦天机妙,馆立三茅地理佳。”
进门十二生肖按手掌,算运势。馆里用文物、影象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展示等形式,将道文化的精髓,文化正统的传递以及茅山独特的道文化做了一个汇聚,完整的展现了道文化的发展史以及现状,引人入胜,荡涤心灵,堪称“宝藏秘库”。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32.jpg
        踯躅馆内,循墙观看,是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道家名山的介绍,犹如一条连接古人和来者的心灵密道,在穿越历史烟云的断面,见证了岁月沧桑、“道”的深奥,可谓是一次得“道”之旅,获益有以下几点:
        一、弄清了道家、道教及道文化的概念。道家是道教的老师,道教是道家的功臣。道家以黄老清静无为思想为基础,包括儒、墨、阴阳、名、法各家的部分内容。道教是宗教,它有团体、教派、教义、宗教规范仪式、宗教组织、固定数量的信徒,固定的教派传授系统,共同信奉的经典、固定的传布地区等。道文化是一种以道家、道教相互交融为特色的中国固有文化思想。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物理、化学,以及民俗、艺术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现在道文化依然影响着人们,道家文化隐于心,道教文化显于行。两者一隐一显,一阴一阳,无不有着深刻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37.jpg
        二、阅读了部分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论道。恩格斯:“道文化信仰者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老子著作《道德经》的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辨证法最初来源于道文化。”孙中山:“道学乃哲学之母,研究道学,可补科学之偏。”爱因斯坦:“如果说有哪个宗教可以应对于现代科学要求的话,那一定是道教了。”郭沫若:“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霍金:“宇宙创生于无。”卡普拉:“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玻尔:“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得道者。”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42.jpg
        三、理了理道的发展简史。道是一部丰厚的历史稿本,在馆内浏览依年代顺序,我简单地梳理着发展脉络。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三皇五帝,以至黄帝轩辕氏的阶段,为“道”学术思想之远古渊源所本。夏商周时期,政治教化互为体用,君道师道合一不分,儒道不分家,天人、鬼神等宗教哲学思想产生萌芽,“道”学术思想渐次充实。秦汉时,配合顺天应人的天人信仰,帝王政权与天命攸关的思想大为鼎盛。神仙方士学术乘时兴起,道教宗教思想开始孕育,两者的合流最终促成了道教的正式建立。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47.jpg
        魏晋南北朝时,草根道教因门阀士族知识分子的加入而发生分化与改革,成为有相对完整经典、教义、戒律、科仪和教会组织的成熟宗教,丰富了修炼方术,形成了独特的神仙信仰体系,并扩大了在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完成了从民间宗教向官方正统宗教的演变。隋朝实行佛道兼容政策,开国年号“开皇”即取自道经。唐代道教成为国教,进入了全面发展扩张的兴盛时期,道家义理同步发展,使道教在偏离之后,实现了再次对黄老道家的回归。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006.jpg
        唐玄宗册追祖天师张陵为太师。至中唐时,逐渐形成龙虎山天师道,即所谓龙虎宗。这一派在帝王扶植下迅速壮大,为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道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宋辽金夏元时,随着道教内丹心性学等理论出现,道家思想仍是余绪未绝,但其存在形式发生变化,主要融循于道教阵营中生长发展。宋朝是道教的又一个繁荣期,北宋承袭道儒释兼容和对道教的崇奉扶持政策,丹道理论也有很大发展。宋室南渡和金元之际,南北对峙造成的道教宗派纷起,与贯穿这一时代的民族矛盾关系至深。明清两朝对道教的态度颇有不同,明代诸帝对道教皆尊崇敬奉,对教团则严格管理,如革除龙虎山世袭“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道教总体趋于民间化和世俗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宣称是真武神显灵保佑,以强化了自己登基的“君权神授”正统合法色彩。武当真武披发跣足、道袍铠甲,相传是按朱棣外形造像;可见神权帝权无缝合一,真武也成为“明朝家神”。清朝对道教本无信仰,入关后更无多重视,从乾隆起从停滞逐渐走向衰微,道教只被看作是名山胜景的点缀品。近现代,在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战争中,道教徒支援并投身参加。道文化既融合了外来文化,也有力维护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52.jpg 微信图片_20240311160957.jpg
        四、三山和五岳。上清派茅山、灵宝派阁皂山、天师道龙虎山是为道教三山,皆以符箓科仪见长。茅山,称为“上清宗坛”。阁皂山,乃道教“灵宝派”祖庭,称为“灵宝宗坛”,阁皂山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道家称之“神仙之馆”。龙虎山是正一派天师道最宝贵的修炼圣地,被称为“正一宗坛”。历代天师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历经1800余年。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史称五岳。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到五岳举行封禅大典,祭告神明。东岳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著名道教仙山,是道教第二洞天,被道教尊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012.jpg
        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祠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西岳华山,古称西岳,著名道教胜地,为道教“第四小洞天”。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道教高人均在此修行。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001.jpg
        南岳衡山,古称“南山”“寿岳”,著名道教圣地,为第三小洞天,被称为“南界仙都”。汉魏时著名道士魏华存曾居山修炼有成,被尊封为南岳夫人。山中现有道教殿宇南岳大庙、黄庭观、玄都观、祝融殿等,藏风聚气,保护完好。北岳恒山,古称紫岳、恒宗,为第五小洞天,被称为“北国万山之宗主”。至汉唐时期,众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传道,使恒山成为道教之福地。最著名者张果老。古有道观庙宇18座,称为18胜景。今尚存有北岳庙、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中岳嵩山,古称外方山、嵩高,道家尊为“第六小洞天”。嵩山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不仅历代仙真在此修炼弘道,著名道书《三皇》灵文、《阴符》玄品也是在此发源。现存重要道场中岳庙、老君洞、崇唐观、三官庙、峻极宫、九龙圣母庙等。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016.jpg 微信图片_20240311161023.jpg
图文:许金芳
编辑:紫叶子
审核:施海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兴海燕广告有限公司 ( 浙ICP备05002028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2202000101号

GMT+8, 2024-11-23 18:23 , Processed in 0.07895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