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74|回复: 0

孤迥:大笔的力量‖邓涛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139

帖子

77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3
发表于 2019-4-19 21:5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成为长兴网会员,结交更多长兴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叶冰 于 2019-4-19 22:00 编辑

wechat_upload15556817555cb9d1db38e84 wechat_upload15556817555cb9d1db56733

                               孤迥:大笔的力量

                                       文╱ 邓涛

                                               一

    书法与文学有着奇妙的交融关系,在庞大的碑帖文本的最后,我注意到赵冷月先生的笔。其擘窠大字多摘录先秦六朝古文,配长款小字,不囿某碑某帖,赵冷月先锋主义的情绪荡漾在宣纸上,这种陌生的写法像是公开的出轨,仿佛这位代表书法主流价值的名宿忽然扛起了江湖主义的旗帜。人们太惊讶,已经完美收官的老人竟还会有剑走偏锋的激情,似乎很多余。
    赵冷月奔呼的声音淹没在汹涌的口诛笔伐中,现在看来,这种痛觉让我们领略到历史的悲壮和凄凉。冲突是深刻、尖锐的,以至赵冷月的个人研讨会,主办方善意的建议他可以不用莅临现场,许多人以“法”的面孔再三强调对传统文本精神的服从,声言俱厉地斥责赵冷月放弃了操守,挑衅中国书法的尊严。
    赵冷月竟然来了,他是温和的老派男人,总是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他静静地坐下,令人惊骇的一幕,不求保全的赵冷月面临从未有过的窘境。在大家眼里,出现两种神貌的赵冷月,一个碑帖悉通的老学究,一个随性而为的异教徒。蛰伏在碑帖丛林里的赵冷月在生命的尾声成为离经叛道的变节者。他对周围的许多人很失望,漫无边际的批判反而令他更加冷静,为这个时代而燃烧,完全点燃自己,过程是灼痛的,也是热烈的。他拥有一颗澄明的心,度过一天的阴郁之后,他重新开始研究全球语境下的碑学,重新与非典型字块彼此慰藉中追求个人解放。

                                               二

    苏州邓尉有四棵柏树,分别 叫“清”、“奇”、“古”、“怪”,赵冷月饶有兴趣地盯着非同寻常却不失自信的站姿,这是生长的异形状态,隐秘着力量与趣味。
    赵冷月“无一日不抄碑临帖”,即使耄耋之年,若不临碑帖,这一天是不完整的。他花了很多年,照着碑帖,打磨自己的字,像一个忠厚的银匠,王个簃惊曰:“世人临写颜书者茫茫,得其蕴奥者少而又少,唯见赵氏意得之。”赵冷月知道这不是他的光芒。
    对于碑帖,从一个层面讲是靠近,进入,另一层面则是携带,逃离,后者远比前者难。赵冷月的书法人生中出现过几道门,他进出二王、颜鲁公、六朝碑志,金篆沉着,行书质直,草书杂揉。文学关乎人,书法也是。这门襟胸广阔的艺术在历次变革都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也引来大批以准确度为荣的效仿者。临摹是重复化的练习,中国人的审美信仰中保存着个性,真正的书写在于表达个人意志和价值取向,如果写的不是自己,人类的精神就枯绝了脾性。
    孙过庭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1993年赵冷月个展是他人格外化的分水,在这道门里,看到了老庄给中国人心灵带来的很多生动景象,赵冷月从刻骨铭心的碑帖记忆中飞跃到另一个维度。老庄思想给了赵冷月很大启发,认为中国的道家精神蕴含着当代书法的一个出口, 天真、单纯的艺术都会带来我们持久的感动,正如苏州邓尉的四棵柏树,不,那就是四个样字。
    一个个优雅的灵魂来楚生、郑逸梅、钱君匋、王个簃、陆俨少、谢稚柳、关良在他身边渐渐离去。在文本主义的情怀里沉溺一生的赵冷月,时间对他来说是一个很紧迫的概念。他喜欢秩序,但又不安于秩序。他认定俗是书法的病。赵冷月依然像怀抱疯狂梦的少年,不能拒绝本性的召唤,他重视自己的每一点情绪,或悲或喜,生命终会流逝,像江河落日,他要交给历史一份符合自己表达方式的存稿。

                                            三

    在一枝大笔中,赵冷月彻底觉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大笔隐喻着他的英雄气概,垂暮之年抡起生命的所有余力,面对文本主义统治下坚硬的传统壁垒,在几乎孤立无援的境地,夺人心魄的大笔犹如定军山前老黄忠纵横捭阖,淋漓痛快,毫不退缩。带风的铿锵大笔呼呼狂飙,席卷而去,掀出迴荡天地的磅礴骇浪,或是步履烂漫,像跌跌撞撞,不谙世事的孩童。大笔穿过时代的暗影,碑学母体的基因在动的瞬间焕发即时状态的灵感,空间和秩序全被他的大笔搅乱,回归到汉字“生”、“重”、“拙”、“丑”的遗貌,完成了赵冷月终极的审美理想,也凝集出他的灵魂之重。
    赵冷月的书法变脸是中国书法史二十世纪末的一起重大事件,在隔阂、偏见中,学术界慎重地以“衰年变法”来定位赵冷月“有法与无法中力求破法”的松绑理论,这个词汇显然有大量的保留,他是一个时代最有争议的艺术大师之一。在以沈尹默帖学为风范的上海书法界,悲愤幽咽的赵冷月也是一颗得不到庇护的孤魂。
    其实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傅山等代表性艺术家成功地引领丑、拙、残的书画美学思潮。比赵冷月小一岁的井上有一,早已在日本满脸狰狞地挥动巨笔在纸面上旁若无人进行实验。
    赵冷月在急促衰老,另一个角度他又在诞生。他大笔写下:无曲学以阿世。

                                            四

    2002年,赵冷月寿终。                           
    他死之前,有一束阳光打在他脸上,他很过瘾地嗅了一口,露出舒心的微笑。
    程十发闻讯,迟凝不语,径自挪步到画桌前,由衷而书“大智大雅”,提及故友,喃喃地说:“他是个好人。”赵冷月在碑帖之间可以熟稔地驾驭,却不屑寄生碑帖,程十发终于公开了观点:“用心在写字,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我们接受文学、书法等艺术形态的熏陶与感化,都是在遗传的链条上不断变革的审美情趣,也是人类艺术心灵对极致的一种追求。书法在广阔洗礼中成长起来的时候,大静之时想起一位老人的勇武,在自我革命的废墟里表现出生发而上的美学。他的大笔以集古出新,熟中求生的态度造就荒诞、苍莽的面貌,避免纠缠的极简主义思维下呈现气象盎然的汉字造型,为书法的现代思考提供了经验。赵冷月仿佛在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在佐证赵冷月的思想,他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个焊点,这个焊点属于历史。艺术需要眺望,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目光。他破解着书法的密码,提升了汉字形态的新鲜感,这种魅力对多元生长的当代书法建构影响深远。换句话说,没有赵冷月晚年大笔的壮美,就没有大师意义上的赵冷月。
    赵冷月的大笔充分表现出的主体自由与独立,才是艺术力量的真正源泉。王遽常说过:“我与朱复戡百年之后,也只有赵冷月。”


wechat_upload15556818295cb9d2256527f wechat_upload15556818295cb9d225b7ae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兴海燕广告有限公司 ( 浙ICP备05002028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2202000101号

GMT+8, 2024-4-27 19:37 , Processed in 0.07249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